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
2019.08.15
3963次

1、實驗原理

     熒光素酶(luciferase)是自然界中能夠産生生物熒光的酶的總稱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從甲蟲中分離得到的螢火蟲熒光素酶(Firefly luciferase)和從海腎中分離得到的海腎熒光素酶(Renilla luciferase)。由于兩種酶底物和發光顔色的區别,且在動物體内無内源性表達,使其在雙報告實驗中得到廣泛應用。

螢火蟲熒光素酶在氧氣、ATP和鎂離子同時存在的條件下,催化熒光素氧化,生成氧化熒光素,同時産生黃綠色光,波長540-600nm,一般檢測時選用560nm。


62.jpg

      海腎熒光素酶隻需要氧氣就可以催化腔腸素氧化産生藍光,波長460-540nm,一般檢測時選用460nm。

63.jpg

不同于綠色熒光蛋白(GFP)需要一定的光激發才能發光,且易淬滅;熒光素酶經過反應本身就可以自發熒光,并且隻有在底物存在時才能發光。因此GFP隻能用于标記或檢測反應是否發生,而熒光素酶報告實驗卻能通過熒光值定量分析熒光素酶的表達水平。

2、技術應用

      miRNA靶基因研究,轉錄因子研究,啓動子分析;

3、實驗步驟

     1.細胞鋪闆;2.質粒共轉染;3.細胞酶産物裂解;4熒光檢測;5.結果分析 


64.jpg

4、結果展示

     65.jpg     66.jpg

客戶提供:細胞株(凍存株或培養細胞)及處理用的藥物,細胞培養基信息,細胞特殊處理方式

HYY提供:原始圖片、原始數據,完整實驗報告

在線咨詢
在線咨詢
OA系統入口